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升我州中小学教师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的能力水平,11月16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环保宣讲团队走进西昌市第四小学,开展“生态环境课程进校园”活动,与老师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环保之旅。
“你知道哪些物品是属于有害垃圾吗?”“怎样处理这些垃圾呢?”“垃圾怎样进行分类呢?”…
课堂上,宣讲老师以《垃圾“趣”哪儿》为主题,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提问和通俗易懂的讲解,形象生动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哪些物品属于有害垃圾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互动游戏倡导同学们养成垃圾分类意识。在场同学纷纷表示,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垃圾分类,争做环保小卫士。
“听了小花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有害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我们要从每天的点滴小事做起,有效地分类垃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西昌市第四小学四年级学生何艳芳说。
本次课程还邀请到来自西昌市18所中小学校的环境教育老师到场旁听,课程结束后,大家都表示,生态文明教育不只是课堂教育,更是生活教育,回到学校后,将结合实际,打造一批生态文明精品课程,让生态文明思想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并从学校扩展到家庭、辐射到社会。
“听了张老师的宣讲后,启发了我一些上课的思路,回到学校以后,我想让环保课程走进我们生活,引导孩子们回家以后和家长们一起用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西昌怀远学校二年级教师苏林告诉记者。
据了解,“生态环境课程进校园”活动目前已在全省10余个市(州)开展,旨在通过创新的互动交流方式,将环境教育的新方法 、新理念送进校园,帮助青少年深刻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方式的多元性,让学生们扩大环保生态视野,增强生态环保素养。
记者:杨梦宇 杨建军